best365网页版» best365体育官网平台

best365体育官网平台

第五届“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会议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

供稿: 刘进 彭凤 摄影:刘卓然 编辑:石莉

2020年12月15日至17日,第五届“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会议在我校召开。本届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主办,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与《世界教育信息》杂志承办,兰州大学格鲁吉亚研究中心、《高校教育管理》、《重庆高教研究》与《高教发展与评估》编辑部协办。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王英杰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国家督学张力教授,以及国内外20余所高校的中外学者参加会议,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名家Philip G Altbach、Simon Marginson、Ruth Hayhoe、Ulrich Teichler、Hans de Wit等进行了视频发言。

开幕式上,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助理阎艳、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石凌分别致辞。阎艳指出,新冠疫情加速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加快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的重塑,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新的重要部署,为教育体系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种背景下北京理工大学举办此次会议,对于“一带一路”高等教育迎接各类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石凌充分肯定了“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系列会议的举办,围绕会议举办过程中北京理工大学与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的互助协作、疫情带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影响、高质量举办国际会议等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进行了阐述。

上午大会报告阶段,王英杰围绕《后疫情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与对策》报告主题,从中美高等教育间的国际交流、来华留学生教育、教育在地国际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强调,中美间的教育开放与交流仍是教育国际化的关键与核心,要把质量作为各项来华留学政策的核心考虑因素。他指出当前的疫情、国际上的逆全球化以及经济的紧缩对我国当前发展构成严峻挑战,我们的教育不能被拖着进入国际化大潮中去,而应当站在国际化的最前列,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合格人才,提供基础性的服务和支撑。

张力围绕《中国“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着眼于“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育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他强调,要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在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中,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国防大学训练部原副教育长、少将纪明葵教授作了题为《应对百年变局,应保持战略定力》的研究报告,从国家安全的总体环境、国家安全的总体关系和国家安全的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美国波士顿学院终身教授、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中心原主任Philip G Altbach教授作了《新冠疫情对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的主题报告,他认为,当前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正面临危机,其中部分危机在新冠疫情前已经显露。新冠疫情将导致全球学生流动下降,尤其是中美关系恶化将严重影响中国赴美留学潮,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严峻挑战。虽然如此,可以通过“国内国际化”予以部分化解,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将可能占据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更重要的位置。

牛津大学教育系教授、全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Higher Education》主编Simon Marginson教授,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流动会受到疫情的影响,他认为从长期来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仍不会改变。同时指出,与在线教育相比,线下教育的优势不可取代,留学生更加注重校园经历而非在线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亚洲比较教育学会主席刘宝存教授作了《东盟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的进展及其对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启示》的主题报告,从东盟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功能路径、组织路径、政治路径、发展水平评估以及进一步加强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等五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西南大学教授、原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会长徐辉教授围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援助的内生逻辑与基本经验》的主题报告,从新中国的教育援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援助的内生逻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援助的基本经验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储朝晖作了《大学要素跨境流动的历史分析与未来预期》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大学可流动的要素,围绕影响大学要素流动的因素、增加大学要素流动的措施、未来大学要素流动的预期以及激励大学要素良性流动的策略等议题展开。

香港中文大学best365网页版原副院长、教育行政与决策系主任张志强,香港中文大学best365网页版客座助理教授孔繁盛,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博士倪奧华作了《“一带一路”倡议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经济发展:哈萨克斯坦的初步研究结果》的主题报告,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系列国际会议发起人、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刘进副研究员作了《新时期来华留学工作的经济适应论与教育适应论》的主题报告,从来华留学生工作应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匹配、从经济发展水平思考来华留学生工作的思维路径等方面,对完善来华留学政策、提高来华留学生质量进行了系统分析。

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授、国际著名比较教育及高等教育学家Ruth Hayhoe,卡塞尔大学原副校长、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创始人、欧洲高等教育学会主席Ulrich Teichler以及美国波士顿学院教授、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中心主任、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著名专家Hans de Wit围绕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议题,分析了后疫情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机遇与应对。

在下午的大会报告环节,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苏德、北京理工大学合作与发展部副部长高珊、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庞海芍、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高等教育公平与多样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高媛、伦敦大学学院best365网页版Petter Scott、日本东北大学Akiyoshi Yonezawa、香港岭南大学副校长Ka Ho Mok、澳大利亚迪肯大学Ly Tran 、电子科技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副主任沈华、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宋文红、兰州大学格鲁吉亚研究中心主任车如山分别进行了现场或视频发言。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峰主持,《重庆高教研究》国际部主任杨慷慨进行了闭幕总结。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邢清清等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世界教育信息》、《高校教育管理》、《重庆高教研究》、《高教发展与评估》、《神州学人》等期刊代表与会。

2013年以来,北京理工大学承担“一带一路”学术研究与智库建设任务,发起成立“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课题组,连续5次主办“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相关会议,推动出版各类学术专著近10部、研究论文上百篇,已成为全球举办时间最早、系列化程度最高、学术产出最多的“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盛会。

(审核:娄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