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 摄影:温州医科大学 审核:娄秀红
2023年10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与温州医科大学联合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承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23年会暨第十一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在浙江温州隆重召开。论坛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素质教育”。来自 140 余所高校的 400 余名与会代表线下参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级巡视员张庆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温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章月影出席会议并致辞。
张庆国在致辞中表示,近三十年来,素质教育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作出全面而系统的部署,其中特别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紧扣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提出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注重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强调在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中构建知识体系,在评价改革和机制创新中践行个性化、多元化的评价理念。希望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推动并引领素质教育不断发展,打造素质教育的中国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姜恩来表示,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标杆式分支机构,十多年来坚持以理论研究促进实践工作,不断推进全国高校素质教育发展,培育了大批素质教育优秀理论及实践成果,汇聚了一批国内外素质教育顶尖专家学者,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特色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力量,为学会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本次论坛自觉站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谋划素质教育发展,希望在座各位理事能够发挥“主力军”作用,树立“主人翁”意识,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特邀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副主任李智作题为“以高校评估监测工作助力大学素质教育更好支撑教育强国建设”大会报告,从大学素质教育政策脉络、评估助力大学素质教育、大学生的读书情况调查三个方面分享了对当前“大学素质教育”培育工作的思考。
会上进行了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第三届理事会换届大会。经过选举,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姜澜当选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第三届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员庞海芍当选为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云南中医药大学校长丁中涛等22人当选为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朱泓当选为监事;会议选举产生了79位常务理事。姜恩来向第一届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郭大成,第二届理事长、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李和章颁发了突出贡献荣誉牌。
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1年成立至今,打造了六大品牌活动,一是围绕教育主题,组织高层论坛;二是汇聚专家学者,创办“素质教育大家谈”;三是组织交流活动,搭建展示平台;四是组织课题立项,推动理论研究;五是编辑出版文集,积淀宝贵资料;六是加强全球合作,提升学会影响。十余年来取得了四大成效,一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力推动并引领全国高校素质教育不断发展;二是坚持以理论研究促进实践工作,培育了大批素质教育优秀理论及实践成果;三是在世界舞台发出中国素质教育声音,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特色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力量;四是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开展工作,汇聚了一批国内外素质教育顶尖专家学者。分会作为学会的标杆式分支机构,先后三次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分支机构”,三次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
新任理事长姜澜在讲话中指出,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要紧扣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提出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致力于协同育人、贯通培养。面向未来,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将团结全体会员,一要大力探索素质教育的中国模式,二要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三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改革,四要把握教育数字化转型契机、为素质教育赋能。
大会报告分为书记校长论坛和专家学者论坛。40余位书记校长出席论坛。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作题为“隐性知识—被丢失的教育环节”报告。西北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张炜作题为“素质教育的概念辨析与体系构建”报告。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作题为“对‘发展素质教育’的新认识”报告。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作题为“现代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报告。温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吕一军作题为“素质教育视域下医学人文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与实践”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早作题为“坚持通专融合,促进知行兼修,立足书院制打通素质教育最后一公里”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程静作题为“全面而个性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卓越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报告。大连大学副校长李清作题为“德育为本,五育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大连大学素质教育实践探索”报告。浙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姚珺作题为“全生命周期铸魂: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报告。
专家学者论坛上,台湾大学特聘讲座教授黄俊杰作题为“‘医学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辩证与融合:理念与实践”报告。台湾中原大学教授黄坤锦作题为“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之实践、改革与借镜”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加籍学者董毓作题为“中国批判性思维素质教育的使命和推进”报告。北京理工大研究员庞海芍作题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中国模式”报告。会议邀请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培养办主任杨帆,分享了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创新人才”报告。北京大学best365网页版长聘副教授沈文钦作题为“通识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基于国内调查和全球趋势分析的思考”报告。
在6个平行分论坛上,与会代表围绕“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素质教育”“发展以人为本、五育融合的素质教育”“发展协同育人、贯通培养的素质教育”“发展评价牵引、改革驱动的素质教育”“发展数字赋能、包容共享的素质教育”以及“医学人文教育”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50余位高校代表做专题发言。
会议期间还开设了平行研修坊、圆桌论坛及期刊主编面对面环节,召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专项课题评议会。
闭幕式上,第三届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庞海芍代表大家对温州医科大学热情、周到、精心、大气的会议服务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同温州医科大学与下一届论坛联合主办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完成了分会会旗传递。
本届论坛共有大会报告15场;分论坛5场、专题论坛1场、研修坊1场、圆桌论坛2场,发言共计58个。收到投稿论文114篇,57所高校参加了素质教育成果展。近 1300 名大学生代表,以及线上6.4 万人次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人民网文化在线、浙江卫视中国蓝新闻矩阵等平台收看了开幕式及大会报告。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部长薛正辉,书院党委书记、北京学院院长张振华,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等16名师生代表参会。本届论坛充分展现了“高站位”“强学术”“重交流”的办会理念,呈现出四大亮点:一是主题鲜明,思想引领。二是嘉宾云集,跨界对话。三是换届大会,凝心聚力。四是课题评议,学术立会。
发展素质教育,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也体现了中央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寄予的厚望,为素质教育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适应教育自身发展,深入持续推进提出了努力方向。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撰稿:庞海芍、曾妮 摄影:党委宣传部
2022年8月19日-21日,由北京理工大学主办、国际教学学术学会(ISSOTL)等协办的“2022中国教学学术国际会议”在北京理工大学成功举办。会议主题为“教学学术:跨越边界”,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就“跨学科的教学学术与教学创新”“多主体参与的教学学术和教学社群”等议题展开学术交流。
2022年8月20日上午,大会开幕。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龙腾,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钟秉林,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韩筠,国际教学学术学会(ISSOTL)现任主席Raj Chaudhury,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北京大学best365网页版教授陈向明、汪琼等众多中外嘉宾出席大会开幕式。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包丽颖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龙腾代表学校致辞。他指出,“教学学术”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性要素。做好“教学学术”,要坚持“系统思维”,促进全过程跨域融合培养人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做好跨学科、跨专业的系统设计,以及进行跨层次、跨组织、跨环节的贯通思考。要坚持“协作共享”,提升教学学术治理水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供给侧改革,强化队伍支持、政策保障、环境熏育,深化全方位、全链条治理,积极营造一流的育人生态。要坚持“智联融通”,促进智慧教育赋能知识升级。探索以“智慧、互联、融通”为理念的智慧教育系统,促进知识、技术、空间、时间的重构与迭代,形成新的教学生态环境,引领教学学术的模式创新。
龙腾表示,建校82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输送各领域“双领”人才,在思考和实践中践行教学学术理念。中国教学学术国际会议是北京理工大学强化国际交流和协同创新的重要活动,也是推动中国教学快速发展的有效路径,将有效助力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Raj Chaudhury代表国际教与学学术学会(ISSOTL)致辞。他首先介绍了国际教学学术学会的主要使命。他表示,本届大会的主题也是国际教学学术学会一直以来关心的话题,推动教学学术国际化,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语言的学者自由交流。承认和鼓励教与学活动中的多样性、包容性和平等性也正是教学学术工作本身的应有之义。
任友群以《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分类评价改革 激发教师队伍创新活力》为题作大会报告,从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把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使命和高校教师分类评价改革工作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他强调,要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改革。改革要建立导向明确、适合自身的评价体系,要突出主体、明确责任,要构建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多维性,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要强化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科学性,要做好对评价效果的评估。同时,改革还要鼓励工程类硕博士培养,紧扣国家需求和产业实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
钟秉林以《发展教学学术,培养创新人才》为题作大会报告。他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实现内涵式发展,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任务。发展教学学术是促进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实现人才培养核心功能的重要基础。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留学生中心主任汪滢主持开幕式第二部分的大会报告。
韩筠作了《数字经济时代教与学的新发展》的报告。她认为,“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教与学发生了新变革,相应地,教师应该努力实现四种转变:一是从知识传授者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转变;二是从教材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开发者转变;三是从关注教学结果到更关注教学过程转变;四是从教育者向教育研究者和终身学习者转变。
薛正辉作《明德精工 面向未来 北京理工大学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的报告。薛部长梳理了北京理工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及主要举措,重点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三全三强’人才培养体系和以徐特立学院/未来精工技术学院为代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报告为理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
别敦荣以《教学何以成为学术》进行大会报告。他指出,推行大学教学学术,应当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技术与方法的教师,以教学学术引领教学改革,彰显教学学术的功能。报告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第一,经验性教学及其普遍性;第二,教学的学理及其传播与普及;第三教学学术的实现。
21日上午,大会进行大会报告暨闭幕式。北京大学best365网页版陈向明教授,国际教学学术学会(ISSOTL)前任主席、罗林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主任Nancy Chick,国际教学学术学会(ISSOTL)前任主席、依隆大学历史学Peter Felten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志军,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丽伟、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员、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海芍等众多中外嘉宾出席。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教授和北京大学best365网页版汪琼教授分别主持大会报告暨闭幕式。
陈向明作《跨界学习理论及其实践案例》报告。介绍了跨界学习的相关理论,聚焦一项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授合作教授叙事行动研究的跨界课例展开研究报告。案例说明:在小组合作教学这一边界客体的协助下,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授是如何协商边界,通过进入自己不熟悉的专业领域完成边界跨越,并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行动的。
Nancy Chick作《培养学科性思维习惯:标志性教学法和教学学术》报告。回顾了舒尔曼提出的“标志性教学法”,介绍了不同学科在培养学科性思维习惯方面的努力,以及与标志性教学法有关的教学学术项目。
庞海芍作《高校教师发展与教学学术能力提升》报告。提升教学学术能力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报告结合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分析了高校教师发展的成效与困境;探讨如何将教学学术理念融入到高校教师发展工作之中;提出高校教师发展必须走专业化之路,以教学学术研究引领实践,以实践促进教学学术能力提升。
Peter Fekten作《从学科视角看教学学术:在历史实训课中应用教学学术的个人经历》报告。他指出,教学学术的研究者常常需要在不同学科内和学科间展开实践,并以自身经历作为个案,尝试指明学术人员如何在多学科汇聚的地带厘清边界。
刘志军作《基于学习产出评价的课程教学设计与持续改进机制建设》报告。从专业认证和课程建设层面,系统阐述如何实现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如何建设基于OBA(Outcomes-Based Assessment)的教学设计与持续改进机制。
王丽伟作《教学学术引领微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报告。报告凝练了上海交通大学实践经验。学校通过教学改革课题、教学学术社区等教学发展措施,来引导教师关注课程的细节改革,建立了学做论拓教学法、黄金分割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等,从微观角度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推进了课程的内涵式发展。
大会报告结束后,汪琼进行了大会总结,全面介绍了会议前期筹备、环节设置、参与数据等,高度凝练了会议的三大亮点,并代表学术委员会对大会报告人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并向所有协办单位、与会学者、特邀嘉宾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所有发言人、投稿者和参会者致以诚挚谢意。
本次会议持续三天,共安排了11场大会报告、6场研修坊和10场分论坛。会议从125篇投稿中精选汇编了会议论文集、进行了海报展示交流环节等。11场大会报告高屋建瓴,精彩纷呈,受到中外参会者高度称赞。6场研修坊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黄天羽教授 “以问题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山东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的李赛强教授、朱征军老师“课程思政建设中学生学习成效评估”;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刑磊副研究员“教学有效性评价和定量研究设计”;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于歆杰教授“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曹勇安教授“应用型课程开发的原理、方法及评价”;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高琪副教授 “如何将传统教改研究提升为教学学术”等。
10个分论坛共有45场报告和专题研讨,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印度Galgotias大学校长Preeti BAJAJ、IEEE亚太区当选主席Lance Fung、南京大学桑新民教授,以及北京理工大学陶然教授、王美玲教授、薛庆教授、黄河燕教授等著名学者、嘉宾就“跨学科的教学学术与教学创新”“多主体参与的教学学术和教学社群”“教学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协作”“教学学术中的信息技术赋能”“高校教师发展与教学学术能力”“教学学术的理论与实践”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贡献了大量具有启发性的观点、方法和理论。
“2022中国教学学术国际会议”是继“2020中国教与学学术国际会议”后又一次教学学术领域的国际盛会。本次会议实现了三大创新:一是议题创新。本次会议主题更富探索性。“教学学术:跨越边界”抓住了教学学术中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力图跨越高校教学中学科专业、语言文化、社会身份、目标认知等不同边界,促进教育教学中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的生成与发展。二是形式创新。此次大会增加了师生对话环节,在分论坛和闭幕式中邀请了学生分享体验。教学学术一直倡导关注学生学习。从学生视角来认识教学,理解教学学术,将极大促进教学学术发展。与会者表示:“学生的见解很深刻,这是很有意义的交流”。三是合作创新。本次会议努力开拓不同类型的交流合作和展示平台。如分论坛十也是第二届IEEE北京工程教育研究论坛,与IEEE 北京分会教育协会专委会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了教学学术在工程教育中的影响力。此次会议还得到了《开放教育研究》、《江苏高教》、《高教发展与评估》、《教学研究》等杂志的关注与支持。开幕式及大会报告通过北京理工大学延河课堂、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学堂在线等平台进行了中英文直播,使得会议成果以各类形式得到广泛传播。
本次会议吸引了国内外500余名正式参会嘉宾云端相聚“腾讯会议”,参与大会报告、分论坛、研修坊等各个环节2200人次;世界各地共11560人次通过北理工延河课堂、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学堂在线等直播平台收看了开闭幕式及大会报告,其中收看英文频道直播871人次。参会代表纷纷表示“听得过瘾、受益良多”。相关媒体对会议进行了宣传报道。
(审核:娄秀红)
原文标题:“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研究”重大课题开题会暨专家研讨会举行
原文链接:http://edu.people.com.cn/n1/2022/0321/c1006-32379981.html
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的重要任务,已列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教育部工作要点。3月18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举行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研究”开题暨专家研讨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徐辉教授,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教授、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邓兴旺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院长向锦武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教授、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元教授、北京市教育学科研究院副院长钟祖荣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比较best365网页版院长刘宝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王兆华教授等11位特邀专家出席开题论证与研讨会。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院士、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研究生培养处副处长刘帅莅会指导,国家卫健委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张光鹏,北京大学博雅教授陈洪捷、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社长周文辉、全国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孙焱等10多位课题组主要成员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科研院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冉伦主持。
张军校长首先代表北京理工大学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技创新、国际化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学校情况。他高度肯定了课题研究在两个大局和强国战略背景下的重要现实意义,学校将会予以大力支持。他建议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工程看人才培养;创新育人观念和组织方式,重视学科交叉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关注理工科人才的人文情怀、协作精神;与时俱进,拓宽国际视野。他相信课题研究一定会助力学校精品文科建设,并为国家教育宏观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专家组审阅了开题报告,听取了王顶明教授代表课题组所做的开题汇报,充分肯定了该课题研究的总体设计与研究方案。与会专家认为,课题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紧扣市场急剧变化,深入研究“培养什么样的专业紧缺人才”“如何加快培养”这两个核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开题报告论证充分,研究问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思路清晰、方法科学、分工合理、计划可行。同时,就课题的后续开展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课题组进一步突出重点、加强协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过程性成果转化,力争取得标志性成果。
“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研究”重大课题,由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王顶明担任首席专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黄梅研究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干部培训中心张光鹏研究员、北京大学沈文钦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世奎教授、天津大学高耀副教授、全国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孙焱委员等为子课题负责人。在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宏观背景下,该课题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聚焦于如何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从供给需求、宏观微观、纵向横向、分区分类等维度,重点对专业紧缺人才需求、教育供给、培养质量、理念模式、国际比较、对策建议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力求在标准建设、案例开发、决策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
(审核:娄秀红)
供稿:人文学院 摄影:党委宣传部 编辑: 石莉
9月18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红色育人路--高等教育论坛”分论坛三在友谊宾馆友谊宫第5会议室举办,论坛主题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红色基因:传承与发展”。此次会议是在北京理工大学建校八十周年之际,深入总结、研讨凝练党领导和创办中国特色新型高等教育的光辉历史和成功经验而举办,分论坛三立足于教育学科,携手教育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特色新型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共同传承、发扬中国高等教育的红色基因。分论坛三由北京理工大学主办,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承办。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包丽颖、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刘宝存、北京大学best365网页版院长、党委书记阎凤桥、中国人民大学best365网页版副院长李立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雷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理事长储朝晖,等领导和嘉宾出席论坛,参加此次教育分论坛投稿的校内外作者、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师生代表参加论坛。论坛开幕式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主持。
包丽颖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北京理工大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谈到,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压力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等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突显,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办好大学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本。她分别从“把好方向,立好魂”、“站好讲台,上好课”、“论好自信、立好本”三个方面谈了高校教师在红色育人路中的实践方向。
大会报告分别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马永霞、王战军主持。
邬大光作题为《中国百年高等教育迁徙中的“红色育人路”》的主旨报告。他谈到,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百余年间经过了四次大的迁徙,许多高校在迁徙中历经挫折与考验,但始终坚守中国红色教育的精神火种,展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与浓厚的家国情怀,其内在的“红色”基因需要传承。
刘宝存作题为《扎根中国大地建设“双一流”》的主旨报告。他强调,在“双一流”建设中,应适当对标但不满足于对标“世界一流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建设“双一流”,深刻总结我国大学发展的经验,积极传播中国“双一流”建设的经验。
雷庆作题为《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工科院校》的主旨报告。他通过总结这几年院校创建的背景、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的过程,发掘了对今天推进工程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体系的启示。
王战军作题为《中共高等教育红色育人之路》的主旨报告。他首先借庆祝北京理工大学八十周年,满怀深情的畅叙北理根、北理情,与大家共同回溯了北京理工大学自延安时期起红色育人路的奋进历程。他谈到实事求是、责任担当、大无畏精神是红色育人的精髓,在新时代的召唤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高校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迈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阎凤桥作题为《延安革命时期的高等教育》的主旨报告。他谈到为了培养抗日战争所需要的军事、行政干部和技术人才,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了高等教育机构,形成了战争时期的办学思想、制度和体系。这些办学经验对于建国之后的高等教育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值得总结和反思。
李立国作题为《服务党的中心任务 探索高等教育发展新道路》的主旨报告。他总结道,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新型高等教育雏形,这种新的道路集中概括为坚持党的领导,以服务党的中心任务为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核心,以高等教育的人民性为宗旨。
储朝晖作题为《延安自然科学院办学方针确定过程对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的主旨报告。指出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办学方针演变与确定的过程显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的链式逻辑。当下中国高等教育正向普及化发展,需要调整宏观发展政策,校准发展的方针,遵循新的发展逻辑。
马永霞作题为《红色大学的创业精神:历史、维度与进路——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的主旨报告。她围绕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立德树人、科技报国四个维度,提出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理工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北京理工大学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红色大学的创业史。
庞海芍研究员作题为《北京理工大学红色基因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研究》的主旨报告。她谈到,北京理工大学在八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红色基因,包括延安精神、军工文化、徐特立教育思想等,对一代代学子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向未来传承和创新红色基因任重道远。
专家报告结束,会议围绕“红色育人路”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师生针对专家报告纷纷向专家提问。
北京理工大学“红色育人路”高等教育论坛之分论坛三“中国高等教育的红色基因:传承与发展”的召开,从教育学视域下深入总结、凝练,进一步凝聚了中国高等教育走中国特色“红色育人路”的思想共识,进一步拓展了高等教育未来研究与合作的领域,进一步增强了北京理工大学不忘育人初心、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
(审核:娄秀红)
供稿: 刘进 彭凤 摄影:刘卓然 编辑:石莉
2020年12月15日至17日,第五届“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会议在我校召开。本届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主办,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与《世界教育信息》杂志承办,兰州大学格鲁吉亚研究中心、《高校教育管理》、《重庆高教研究》与《高教发展与评估》编辑部协办。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王英杰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国家督学张力教授,以及国内外20余所高校的中外学者参加会议,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名家Philip G Altbach、Simon Marginson、Ruth Hayhoe、Ulrich Teichler、Hans de Wit等进行了视频发言。
开幕式上,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助理阎艳、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石凌分别致辞。阎艳指出,新冠疫情加速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加快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的重塑,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新的重要部署,为教育体系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种背景下北京理工大学举办此次会议,对于“一带一路”高等教育迎接各类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石凌充分肯定了“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系列会议的举办,围绕会议举办过程中北京理工大学与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的互助协作、疫情带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影响、高质量举办国际会议等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进行了阐述。
上午大会报告阶段,王英杰围绕《后疫情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与对策》报告主题,从中美高等教育间的国际交流、来华留学生教育、教育在地国际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强调,中美间的教育开放与交流仍是教育国际化的关键与核心,要把质量作为各项来华留学政策的核心考虑因素。他指出当前的疫情、国际上的逆全球化以及经济的紧缩对我国当前发展构成严峻挑战,我们的教育不能被拖着进入国际化大潮中去,而应当站在国际化的最前列,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合格人才,提供基础性的服务和支撑。
张力围绕《中国“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着眼于“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育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他强调,要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在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中,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国防大学训练部原副教育长、少将纪明葵教授作了题为《应对百年变局,应保持战略定力》的研究报告,从国家安全的总体环境、国家安全的总体关系和国家安全的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美国波士顿学院终身教授、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中心原主任Philip G Altbach教授作了《新冠疫情对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的主题报告,他认为,当前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正面临危机,其中部分危机在新冠疫情前已经显露。新冠疫情将导致全球学生流动下降,尤其是中美关系恶化将严重影响中国赴美留学潮,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严峻挑战。虽然如此,可以通过“国内国际化”予以部分化解,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将可能占据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更重要的位置。
牛津大学教育系教授、全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Higher Education》主编Simon Marginson教授,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流动会受到疫情的影响,他认为从长期来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仍不会改变。同时指出,与在线教育相比,线下教育的优势不可取代,留学生更加注重校园经历而非在线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亚洲比较教育学会主席刘宝存教授作了《东盟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的进展及其对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启示》的主题报告,从东盟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功能路径、组织路径、政治路径、发展水平评估以及进一步加强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等五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西南大学教授、原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会长徐辉教授围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援助的内生逻辑与基本经验》的主题报告,从新中国的教育援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援助的内生逻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援助的基本经验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储朝晖作了《大学要素跨境流动的历史分析与未来预期》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大学可流动的要素,围绕影响大学要素流动的因素、增加大学要素流动的措施、未来大学要素流动的预期以及激励大学要素良性流动的策略等议题展开。
香港中文大学best365网页版原副院长、教育行政与决策系主任张志强,香港中文大学best365网页版客座助理教授孔繁盛,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博士倪奧华作了《“一带一路”倡议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经济发展:哈萨克斯坦的初步研究结果》的主题报告,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系列国际会议发起人、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刘进副研究员作了《新时期来华留学工作的经济适应论与教育适应论》的主题报告,从来华留学生工作应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匹配、从经济发展水平思考来华留学生工作的思维路径等方面,对完善来华留学政策、提高来华留学生质量进行了系统分析。
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授、国际著名比较教育及高等教育学家Ruth Hayhoe,卡塞尔大学原副校长、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创始人、欧洲高等教育学会主席Ulrich Teichler以及美国波士顿学院教授、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中心主任、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著名专家Hans de Wit围绕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议题,分析了后疫情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机遇与应对。
在下午的大会报告环节,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苏德、北京理工大学合作与发展部副部长高珊、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庞海芍、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高等教育公平与多样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高媛、伦敦大学学院best365网页版Petter Scott、日本东北大学Akiyoshi Yonezawa、香港岭南大学副校长Ka Ho Mok、澳大利亚迪肯大学Ly Tran 、电子科技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副主任沈华、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宋文红、兰州大学格鲁吉亚研究中心主任车如山分别进行了现场或视频发言。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峰主持,《重庆高教研究》国际部主任杨慷慨进行了闭幕总结。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邢清清等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世界教育信息》、《高校教育管理》、《重庆高教研究》、《高教发展与评估》、《神州学人》等期刊代表与会。
2013年以来,北京理工大学承担“一带一路”学术研究与智库建设任务,发起成立“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课题组,连续5次主办“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相关会议,推动出版各类学术专著近10部、研究论文上百篇,已成为全球举办时间最早、系列化程度最高、学术产出最多的“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盛会。
(审核:娄秀红)
供稿: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摄影:党委宣传部 编辑:石莉
8月23日,由北京理工大学主办、国际教与学学术学会(ISSOTL)等协办的“2020中国教与学学术国际会议”在北京理工大学圆满闭幕。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包丽颖、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潘伟贤、国际教与学学术学会(ISSOTL)主席、加拿大皇家山大学Michelle Yeo女士、美国迈阿密大学学习和教学促进中心创始人 Milton Cox 教授、北京大学best365网页版陈向明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专聘教授范怡红等众多中外嘉宾出席。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助理、人力资源部部长阎艳、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主持了大会报告暨闭幕式。
潘伟贤以《实时同步在线授课的实践》为题作大会报告。针对2020新冠疫情给高校教学模式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她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层、老师及专业人员在教学政策、基础配套设施、教师支持、学生支持、质量监察、教学创新等各方面积极探索在线授课,强调在教与学学术实践中总结经验,让老师在新常态下更好地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陈向明以《质性研究理论框架的生成——以一项师范生实习研究为例》为题作大会报告。借助一项有关师范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的研究,介绍研究者如何从借鉴西方行动科学和互动仪式链理论入手,逐步过渡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仁”和“礼”的观念;然后利用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理论,最后回归扎根理论的研究取径,形成4种互动类型;并分析了其对实习生知识转化和身份获得的影响。
Michelle Yeo作了《参与大学教学学术的原因:启发和鼓舞实践》的大会报告。她认为传统的教学改进是通过试错。虽然教师可以通过与同事分享教学经验和互相学习来了解教学的效果,但更需要系统性地探索教与学的问题,确定在不同层面上我们的教学对学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实质性影响。她还介绍了国际教与学学术学会的基本情况,欢迎更多的中国学者加入学会并参与国际教与学学术社群的活动,共同推动教与学学术在全球的发展。
Milton Cox 教授作了《学习社群的研究就是教与学学术研究吗?——国际视野与证据》的大会报告。他认为,有三种相互关联的学术研究:教与学的学术、专业发展的学术和学习社群的学术。学习社群的研究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但并非所有的学习社群研究都属于教与学学术的范畴。
范怡红以《多维学术、全人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朔源、前瞻、引领实践》为题作大会报告。她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学使命的不断延伸。通过溯源多维学术观,结合全人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思考,提出了人才培养从重专业发展到重创新力与综合素养的实现路径。并基于多维学术观与全人教育理念对创新型课程案例进行分析,探索了如何有效地激发教师与学生的潜力与创造性。
包丽颖致闭幕词,代表主办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向各位大会报告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协办单位、学术委员会专家学者、特邀嘉宾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所有发言人、投稿作者和参会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同时,特别感谢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各位领导专家给予的指导、帮助和支持!
作为本次会议的组委会主席,包丽颖讲到,教与学的学术是多维学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采用学术的范式来研究教学问题、以专业的态度进行教学实践,以改善学生学习成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促进大学教学的学术化与专业化,这为切实提升高校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教育教学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她倡议并期待,本次会议可以带动更多的高校教师来开展教与学学术活动、进行教与学学术交流、培育教与学学术成果,高校能以多维学术观为基础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调动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希望世界各地的高校共同努力,密切合作、彼此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全球教学学术事业发展!
鉴于世界各地时差,北京时间8月21日、22日、23日晚上19:00-22:00,会议依次安排了前置研修坊、并行分论坛、后置研修坊。
十多位专家开设的9场专题研修坊,在云端借助多种网络工具展开了热烈交流和深度学习,使参与者收获满满,高度称赞,三个多小时的研修坊仍觉意犹未尽。
11场并行分论坛上共有54场精彩纷呈的报告,其中有29名外籍代表参与发言。世界各地学者围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维学术观”、“国际视野下的教与学学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教与学学术实践”、“不同学科与专业中的教与学学术”、“多维学术观与高校教师评价”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与对话。
“2020中国教与学学术国际会议”是教与学学术领域的一次高水平、国际化盛会。会议经由一年多精心筹备、多部门协同合作,克服了诸多困难,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会议收到了百余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言投稿,邀请了10位嘉宾做大会报告,安排了11场共54个分论坛报告、9场专题研修坊和19篇海报展示;会议收到58篇全文论文,会议论文集收录52篇、共30余万字;超过130位专家学者和高校师生以不同形式在大会上发言,带来一场丰富的教学学术盛宴。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新加坡等世界各地45位外籍嘉宾,跨越时空和中国学者相聚云端,热情参与发言讨论,共同分享教与学学术思想,交流教育教学创新经验,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为期三天的国际会议,吸引了国内外1039位正式参会嘉宾云端相聚“腾讯会议”,世界各地共75028人次通过北理工延河课堂、学堂在线直播平台收看了开幕式及大会报告直播,其中英文频道收看直播8778人次。会后的调查问卷显示,参会代表对此次会议的满意度高达98.67%。学习强国、中国科学网等媒体对会议进行了宣传报道。
(审核:娄秀红)
供稿:人文学院 摄影:宣传部 郭强 编辑: 石莉
2020年8月22日上午,由北京理工大学主办、国际教与学学术学会(ISSOTL)等协办的“2020中国教与学学术国际会议”在北京理工大学开幕。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SOTL-China国际学术会议。会议主题为“教与学学术: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世界各地教与学学术领域专家学者,就国际视野下的教与学学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教与学学术实践等议题展开学术交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包丽颖、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潘伟贤、外籍华裔学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炬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国际教与学学术学会(ISSOTL)前主席Anthony Ciccone、国际教与学学术学会(ISSOTL)现任主席Michelle Yeo女士、北京大学best365网页版教授陈向明等众多中外嘉宾出席大会。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王晓锋主持了开幕式及大会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以《新时代高等教育“教与学”的思考》为题作大会报告。他指出,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的影响世界格局,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要“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智慧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信息化教育的拓展与延伸,将最大限度的发挥育人效应,是破解教育难题的重要手段。智慧教育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管理体制等在新技术支撑下的革命性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成长环境,贯穿学生全人教育的全过程,促进学生有价值地成长,促进教师有价值地发展。北京理工大学以培养“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领导人才为目标,打破“程序化”教学模式,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强化信息化平台建设,构建北理工智慧教育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以《中外一流大学精英人才“同窗友情”育成计划》为题作大会报告。报告围绕“当今世界的发展,对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需求是什么?”“面向世界的未来,一流大学要如何回应这些需求 ?”“如何共同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理想与使命?”三个问题,阐述中外一流 大学精英人才“同窗友情”育成计划路线图,倡议中外一流大学积极营造同窗友情氛围和创造条件,促进双方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比如通过同教室上课、同食堂用餐、同校园生活增进国际学生的文化认同,培养未来熟悉两国文化的各界精英人才,进而成为推动双方共同发展,持续友好的生力军。同时,分享了大连理工大学在推进实施“同窗友情”育成计划的实践成果。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以《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激发教师队伍创新活力》为题作大会报告。他指出,坚持改革驱动和体制机制创新,针对高校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任务,以提升专业素质能力为核心内容,以改革考核评价体制机制为强大动力,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职称制度与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考核评价,加大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改革优化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改进考核评价方法和路径,探索分类分层评价、多元综合评价、发展性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注重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内容的考核评价;优化、调整考核评价指标,合理设置考核评价周期,合理运用考核评价结果,增强考核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调动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部长栗苹教授主持了大会主旨报告。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国际教与学学术学会前任主席Anthony Ciccone作了《大学教学学术:历史演变、原则与实践、挑战与经验教训》报告,介绍了大学教学学术(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SoTL)的概念和实践的历史,概述了过去30年来许多参与这项工作的教师和院校所形成的SoTL原则和实践经验;讨论了中国推动SoTL可能存在的挑战与前景等。
加籍旅美华裔学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顾问赵炬明作了《关于大学教学学术的几个讨论》报告。他认为,大学教学学术(SoTL)是一个社会运动,澄清其概念、性质、目标、方法和途径对SoTL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讨论了SoTL的概念和性质、多样性与大帐篷理念等七个问题;认为建立和发展多样化的教学学术共同体是促进中国教学学术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次会议是教与学学术领域的一次高水平、国际化盛会,吸引了国内外919位正式参会嘉宾云端相聚“腾讯会议”,世界各地共74470余人次通过北理工延河课堂、学堂在线直播平台收看了大会直播。历时三天的会议将举办9场专题研修坊、11场分论坛、19篇海报展示、52篇论文交流;前沿的主题、丰富的内容、高端的交流、精心的组织,再加上高难度、多方协同的技术支持……,赢得与会者高度赞誉。
“2020中国教与学学术国际会议”为进一步推动教与学学术的研究与实践,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助力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审核:娄秀红)
供稿: 刘进 摄影:陈建 编辑:石莉
2019年11月9-10日,第四届“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和章、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原司长岑建君,以及国内外20余所高校的中外学者参加会议。
本届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主办,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承办,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世界教育信息》杂志协办。全国政协委员、北理工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代表会议承办方发言,他指出,高等教育具有“民心相通”的天然属性,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粮库、脑力仓库、创新智库、民心宝库。北京理工大学主动承担“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学术研究与智库建设职能,自2016年开始连续4次发起主办“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会议(研讨会),已成为全球举办时间最早、系列化程度最高、学术产出最多的“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盛会之一。未来学院将继续通过学术研究等方式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原司长、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原公使衔参赞岑建君到会发言,他高度认同高等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心相通作用,系统回顾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取得的相关成果和共识,从制度背景、政策设计、改革趋势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走向。他还结合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需求,探讨了当前“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人才培养、境外办学、小语种教育等难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20位中外专家学者作了主题报告。
香港中文大学best365网页版副院长、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主任张志强教授作了题为《“一带一路”建设之高等教育》的研究报告,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大学排名、高等教育总体发展路径和发展现状、沿线国家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全球著名“一带一路”研究学者王义桅教授作了题为《包容性教育助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主题报告,他从教育角度,系统回顾了中国各类传统教育思想与“一带一路”教育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创新性提出了要面向“带先生”(Mr. Belt)、“路先生”(Mr. Road)开展教育活动的全新理念。
马来西亚大学best365网页版穆罕默德·法扎尔·格尼(Muhammad Faizal A. Ghani)教授作了题为《高等教育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报告,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了不同来源投资对“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发展的可能影响,就中国继续加强“一带一路”教育投资、提升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命运共同体等核心议题展开了讨论。
江苏大学杂志社社长、《高校教育管理》常务副主编崔金贵教授做了题为《高等教育引领“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国际化人才观的演变、来华留学生教育、国内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引领“带路”发展等5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会议发起人、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刘进副研究员做了题为《“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质量提升》的主题报告,介绍了“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课题组有关“一带一路”大学排名的相关工作进展,围绕如何提高来华留学生质量议题,从留学生招生和培养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冲突、留学生任课教师质量保障、留学生招生质量大数据评价系统建设等方面,对完善来华留学政策、提高来华留学生质量进行了系统分析。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Molina Montero Andres Pablo 研究员聚焦“一带一路”视野下智利高等教育的发展,针对智利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的准入制度、种族隔离、教育失衡等问题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智利高等教育发展的可能影响,以及中国与智利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未来前景。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已宣布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为此本届会议特别邀请了三位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研究员与会,Huo Shuyan、Doecke Esther 、Maire Quentin Thomas分别从“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和相关挑战机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有效克服澳大利亚高教发展的相关问题,为中澳高等教育合作提供新的契机。
此外,大会报告环节,电子科技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副主任沈华教授对中国和以色列的创新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孔繁盛客座助理教授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正衍生出大量的教育需求进行了梳理分析;兰州大学格鲁吉亚研究中心主任车如山对中格人文教育交流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回顾与展望;“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课题组成员、斯里兰卡教育部Sujeewa Polgampala博士对新时期发展高等教育、促进跨国人才流动、实现民心相通、推动“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进行了分析;来自柬埔寨和马拉维博士生Ngin Ngeth Cambodia和Banda Lazarus Obed Livingstone介绍了两国过去5年来面向“一带一路”的高等教育建设情况;外交学院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郦莉副研究员围绕“一带一路”合作实现教育、学科、人才、行业、组织等机构的联通进行了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国际best365网页版叶鸿宇对高校第二课堂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路径和效果进行了质性分析;太原理工大学吴宁教授对“一带一路”建设在为科学研究提供教育服务、协助各国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实现民心相通等方面作用进行来分析;太原理工大学阎聆萱对“一带一路”5年来高等教育成就与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CUCAS 来华留学网负责人沙朝阳运用大数据对2014-2018年“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的总体概况、流向、特点等进行了实证分析。
会议最后,香港中文大学best365网页版副院长张志强、孔繁盛对第五届会议(2020年)筹备状况进行了报告,北京理工大学刘进对《“一带一路”高等教育丛书》《“一带一路”高等教育蓝皮书》等出版情况进行了报告。
本届会议主题为“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发展五周年回顾,除高校代表外,《高校教育管理》、《高教发展与评估》、《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世界教育信息》等专业学术期刊也积极参会并组稿,这是继2016年北京理工大学主办的第一届“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际会议后的第四届系列,四年来北京理工大学牵头已经或即将出版“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学术专著近10部,刊发各类学术期刊论文近百篇,有效推动了全球“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研究进程。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娄秀红主持。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邢清清等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与会。
(审核:娄秀红)
供稿:王小栋 摄影:陈玮 编辑:石莉
2019年10月12日,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举行了“剑桥大学best365网页版院长Susan L.Robertson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副校长李和章出席,校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杨静、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邢清清、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学术期刊中心主任周文辉及学院师生代表参加。聘任仪式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娄秀红主持。
娄秀红简要介绍了学院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情况,感谢Susan教授受邀加盟学院,对Susan教授的研究方向、学术成果等做了介绍。
李和章向Susan教授颁发聘书,对Susan教授受聘北理工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表示热烈欢迎,对Susan教授的国际影响力、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在人文学院建院20周年之际,Susan教授的加入将为学院发展带来新机遇,进一步推进学院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促进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增强教育学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北京理工大学文科的学术影响力。
Susan教授表示非常荣幸加入北京理工大学,感谢学校及学院的认可和信任,将为学院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助力,期待在校际之间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Susan L. Robertson教授简介:
Susan教授,英国剑桥大学best365网页版院长,教育社会学教授。侧重于研究国家政策和空间战略之间的关系,治理安排中的变化,以及教师工作与社会公正结果的关系;关注高等教育、人工智能与其平台的兴起;曾多次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目前,担任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的高级政策顾问、《全球化、社会与教育》期刊主编。
(审核:娄秀红)
供稿:人文学院 摄影: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 编辑:石莉
2019年10月9日-10日,第二届研究生教育学国际会议在北京拉开帷幕。本届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剑桥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协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龚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副校长张淑林,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和章,中国戏曲学院副校长冉常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工作处处长李善廷以及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教育管理人员、研究生等260人参加会议,共襄两年一度的研究生教育学术盛会。大会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单元,上午大会包括开幕式和学术报告,分别由王战军教授、张淑林研究员主持。
会议伊始,赵长禄致开幕词,对国内外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其质量与水平决定着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和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的产出数量。打造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既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更是高等院校承担人才培养使命、服务国家事业发展的应有之义。面向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希望全球研究生教育学者能够分享经验、凝聚智慧,共同促进研究生教育学产生新的学术增长点和现实贡献力。
主办方之一,英国剑桥大学best365网页版院长Susan Robertson教授向大会致辞,面向21世纪,研究生教育在世界各国促进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重塑面向21世纪的研究生教育。当前研究生教育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研究生教育面对的问题更加广泛化和复杂化,我们不仅需要为研究生提供各种必要的技能,还要为其提供跨学科、跨学部甚至是跨国的交流机会,鼓励研究生开展多样化的学科合作,相互启发,共同面对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最后,希望我们由此可以开展持续的对话,通过对话取得务实具体的成果,从而为研究生教育做出持续的贡献。
会议举行了《世界研究生教育经典译丛》的丛书发布式。杨卫、洪大用、瞿振元、张炜、赵长禄共同为丛书揭幕。这套译丛是从世界各国遴选出的经典著作,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组织译介工作。译丛是世界研究生教育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的体系构建和教育实践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上午大会,专家学者分享了关于研究生教育、一流大学建设的精彩报告。洪大用教授作了《以高水平的研究支撑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新发展》的主旨报告,总结了我国研究生教育波澜壮阔70年的历史与实践,指出科学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对研究生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研究生教育的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倡导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加强研究生教育研究队伍与平台建设,以此推动研究生教育学的发展。杨卫院士从历史观的视角审视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进一步从特征学、动力学、统计学、生态学、教育学和哲学的视角阐释如何进行“双一流”建设,指出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周期长的特点,需要几代人的奋斗和传承,与经济和高新技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一流大学可能较晚才能引领世界,但一旦引领将会长期持续。Susan Robertson教授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面临众多的挑战与机遇,如新技术的引用、MOOC的日益盛行,导致大学的重要性正在逐渐丧失,削弱了大学课堂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反思大学传统上的意义,对于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生教育,应当主动寻求知识与社会的变革,通过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应对未来共同的挑战,重塑面向21世纪的研究生教育。美国密歇根大学best365网页版教授Brian P. McCall通过对1998年-2017年美国博士生培养与就业情况的数据分析,剖析了美国博士生劳动力市场变化及不平等加剧的内在动因,发现过去20年间,美国博士生人数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同时美国平均薪资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薪资水平却呈现小幅度下降趋势。张炜教授作为《世界研究生教育经典译丛》的总译审,分享了丛书由策划到出版的艰辛历程,介绍了开展的背景及译审工作,指出该套译丛是认识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窗口,我们要多视角看待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突出辩证思维,了解国外研究生教育问题,尤其需注意研究生教育发展数据的内涵解读,呼吁多方关注并支持研究生教育学科的建设。
下午大会报告从研究生教育,特别针对博士生教育作了精彩分享,包括两个阶段,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海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社长周文辉主持。
瞿振元教授回顾了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进程,指出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从依靠管理到重视培养转变应克服过去重管理轻培养的情况,科学认识研究生的角色定位,全面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重视研究生能力素质发展,关注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应建立更加开放、融合发展、共建共享的培养机制。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Richard Strugnell调查了博士生求学动机与就业期望,总结了博士生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面临的诸多挑战,如资金、语言、文化多样性等问题,主张开展校际交往、跨国合作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但也同样提供了众多机遇,通过博士生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使博士生具有国际经验、建立国际网络、开展科研合作、发现新的研究契机。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终身教授李军定义了中国大学3.0的概念,通过对比中西大学组织的形态,总结了院校自治与院校自主的内涵与差异,认为正是由于历史上中西方大学组织的反复交互,才构成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历史画卷。清华大学教授Hamish Coates提出中国博士生教育由过去的精英化培养逐渐转向大众化发展新趋势,博士生规模的扩大促使我们必须反思博士生教育的基本原则。在增加培养规模的同时强调培养质量,院校地位和学科选择是博士生求学的主要困扰,学生参与对解决中国博士教育问题非常重要。德国汉诺威大学研究员Barbara M. Kehm认为国际竞争加剧了人才争夺,博士生教育改革与培养关系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竞争力,博士生培养不仅是大学培养的问题,更是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从机构政策、培养规模、学位设置等方面分析了欧洲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问题及形成机制,指出欧盟国家越来越多的项目支持博士生的培养,并将博士生数量作为研究生培养机构评估的重要指标。同时介绍了欧洲国家注重博士生多元化发展,促进就业多元化,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研究技能,也要掌握非学术类技能,以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北京大学教授陈洪捷立足行业人才需求缺口,认为专业博士是研究生教育新的增长点,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应更加突出专业博士的专业性;让行业更多地介入专业博士的培养过程。德国WZB柏林社会科学中心Marc Torka研究员界定博士生教育项目化的概念,梳理了博士生项目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项目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项目化存在不断拓展的趋势,其适用条件应结合资金、组织特点等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美国西顿霍尔大学副教授陈蓉从计量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以及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理论框架出发,研究了学生负债情况对于研究生院录取的影响,研究发现:本科债务水平对研究生申请和入学的影响较小;债务水平对不同特征学生申请或入学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中国香港大学助理教授Hugo Horta以东亚两所一流大学为案例,调查了博士生个人视角与专业视角对博士生满意度的影响,指出大学的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和导师应该认真考虑导师同时指导大量博士生的潜在缺陷以及导师积极从事研究的重要性。在形成指导关系时应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并根据共同的研究兴趣匹配导师和博士生。
本届会议首度倡议成立研究生教育研究国际学者联盟,与会的十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倡议书上签字,为今后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学者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充满想象的平台。
最后,王战军教授为大会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启迪了思想、开拓了视野、促进了研究、深化了合作,既有充分的交流,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站在中国研究生教育70年的新起点上,研究生教育学科的构建与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建设将迈向新征程,本届会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引领意义。
(审核:娄秀红)